10月15日,集團公司舉辦“道德講堂”第三十三講,第三屆“孝老愛親”標兵尉寧、楊陽現場分享了他們將“孝”字融入生活點滴,在平凡中傳遞著直抵人心的溫暖的感人事跡。

尉寧是物業公司的一名職工,因工作需要與家人分隔兩地的她,從未讓距離沖淡孝心。每天一個電話,是雷打不動的習慣。為了讓老人多見見自己,她一遍遍教老人學會使用視頻通話,“屏幕就像家里的一扇窗,拉近了我們的距離。”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,只有日復一日的陪伴,節假日回家時,她總搶著做家務,陪老人逛菜市場、包餃子;視頻里,她會把工作中的趣事講給老人聽,讓笑聲驅散思念。孝心從不怕距離,細節里藏著最深的愛。

楊陽是文化傳媒公司的一名職工,多年來始終用行動踐行孝道。外婆患病期間,她每日下班后堅持做飯、料理家務,周末還會幫老人洗澡按摩、推輪椅曬太陽;婆婆大病時,她一邊平衡工作與家庭,一邊自學血壓血糖測量記錄病情,更通過陪老人聽老歌、看戲曲、翻老照片的方式,給予精神上的溫暖慰藉。她說,“孝不是轟轟烈烈的壯舉,是一餐一飯的熱乎,是一言一語的真心,是不管多忙都不缺席的相守。”
孝老愛親,是刻在中華民族血脈里的基因,更是新時代青年用行動書寫的責任擔當。她們的故事雖平凡卻動人,沒有驚天動地的傳奇,卻用最樸素的行動告訴我們,孝老愛親從不需要豪言壯語,只需把真心放在日常,把關愛融入點滴。這份植根于平凡生活的堅守,是對傳統美德的傳承,更是新時代青年責任與擔當的生動寫照。當孝心在細節中流轉,當溫暖在堅守中傳遞,便能匯聚成向上向善的力量,讓每個家庭充滿愛,讓整個社會充滿光。
